(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27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舆情的互动场域并没有完全指向电商平台的集中促销活动,消费维权的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演出票务、权益规则等方面。
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监测期内,检测系统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8704996条,日均信息量493万余条。监测期内,中消协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吐槽类”消费维权信息13698298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3.88%。
从整个消费舆论场“吐槽”数据来看,今年“6·18”消费舆情的互动场域并没有完全指向电商平台的集中促销活动。热度讨论除了网购,还集中指向商演以及涉及经营主体制定的消费规则与消费权益和消费体验的博弈。
中消协表示,“6·18”期间网购相关舆情较平稳,网友集中反映的情况较少,舆情多以个案形式呈现。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网购”类负面信息2942137条。相关信息在6月5日出现高峰。
6月以来多地举办演唱会,“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网络舆情的吐槽声中,人们对于大麦网等相关票务平台的退票问题质疑不断,主办方、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矛盾难以厘清。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演出票务”类负面信息1097844条,负面信息呈集中趋势,在6月13日出现峰值。其中,大麦网回应嵩山音乐节疑似“跳票”,网友质疑“五月天”演唱会订单异常等舆情集中。
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权益规则”类负面信息579345条。每日负面信息量较为集中,6月18日达到阶段峰值。权益规则类舆情关注焦点主要在艺人胡兵东航50万积分被清零事件。此外,女子吐槽百果园使用团购券被区别对待事件也引发媒体关注。
中消协表示,本次监测期内,消费回暖态势明显,但网购、商演等消费场景中的舆情聚集,以及不同场景中规则与权益的互动博弈,说明相关经营主体在“促消费、提信心”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短板。中消协建议相关主体从线上舆情与线下“实情”的充分互动中精准锁定痛点、合力打通堵点。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全球观天下!网购、演出票务等负面信息集中 中消协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报告6月27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
-
全球快讯:中联重科:公司购买宏信建发计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对合并报表的利润没有影响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6月27日讯,有投资者向中联重科提问,请教杜毅刚和
-
央视网视频直播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水原站央视网消息: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第三周分站赛本周进行,中国女排将于北
-
今日79股涨停 主要集中在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行业证券时报网讯,据Choice统计显示,6月27日,沪深两市可交易A股中,上涨
-
长期喝普洱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长期喝普洱茶的好处和坏处-新视野1、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述20项,即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
X 关闭
X 关闭